有朋友希望我分享與瑜伽飲食相關的訊息,實在很抱歉,我並沒有很深入、系統研究過瑜伽飲食,我們的飲食一直是隨著情況而改變的,只能很片段的分享。
其實吃素之前,我們就以有機食品為主了。主因是我隨W去中國工作,在外面的平價餐廳踩到地雷後,發現我們只有吃很貴的餐廳才不會不舒服,只好增加自己煮食的次數。一開始我會去比較高級的菜市場買菜,菜看起來又大又漂亮,可是吃起來都有點像,簡單說就是”菜味很淡”。有次好奇去有機商店買菜後大為驚豔,終於吃到菜原本的味道了!接著蛋、肉等都買有機認證的,吃著吃著就習慣了。後來,W開始能分辨能量後,我們才發現大部分的有機食材能量真的都比較高。尤其是那種種植方法尊重土地、曬有足夠陽光的蔬果都特別有能量。
聽了斷食營沈老師的建議後,我們決定吃蔬食一年來調整身體。為了避免反彈,我們一開始吃的是”不吃肉類的素”,所以奶、蛋、五辛都OK,如果外食遇到拌了豬油的乾麵或芝麻包,我們也是OK的。
我們吃的很簡單,就是蔬果、生菜沙拉(日本企業去中國種的)、友善放養雞的雞蛋、有機豆腐(就只有豆腐,連豆干都沒有)、牛奶(日本企業去中國養牛生產的)、輕培堅果、和五穀雜糧。我們不敢買中國生產的素料,所以沒有用素料代替葷食的習慣。
只不過事情的發展有點超出我們的預期。大概一個月左右,我們對蒜頭的味道產生排斥、四個月後,開始覺得豬油味道有點噁心、半年後,開始覺得飄過來的紅燒肉味道很噁心……,一年暫時吃素計畫失敗,變成真的吃素了。吃東西就是要享受,聞到肉味都想吐,還要逼自己去吃嗎?
後來因為氣血太弱,我被建議增加海鮮的攝取。說實話剛開始吃的時候很痛苦,因為海鮮的消化明顯比蔬果慢,一旦習慣消化很好的感覺,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會不舒服,所以我都是隔天吃一餐海鮮,有吃海鮮那天一定要運動,我也是因為吃海鮮才發現運動真的可以幫助消化。
關於吃生菜,一開始我們也是按照習慣在餐前吃(我們都事先退冰,基本上與室溫同),有天聖母瑪麗亞提醒我們,我們亞洲人的胃與西方人不一樣,空腹吃生冷的生菜會讓胃緊繃,接著影響到頭,頭會變緊,祂建議我們將生菜沙拉放在飯後吃。其實很感謝祂的提醒,因為我們真的頭變緊繃了,但卻沒和空腹吃生菜一事連起來。
我們的飲食過程就是一路幹傻事,然後被祂們點出盲點,接著改正,標準的"從錯誤中學習"。今年起我們也認命地將奶茶裡的牛奶換成燕麥奶了,偶而會喝牛奶煮的奶茶,但次數少很多,因為我們發現一餐裡有蛋、麵食、奶茶會造成消化不良,分開吃會好很多,或是拉長時間距也會好很多,當然,運動也會幫助消化。
另外,雖然一開始很痛苦,不過我們也習慣不吃晚餐了。因為吃了晚餐反而會胃食道逆流、睡不好。不吃晚餐會餓,只好早點睡囉~
當然在整個過程,我們每天都有作瑜伽練習,W只是作瑜伽教室的瑜伽和ISHA KRIYA而已,他是後來才學香巴維。
以上是我們自己的經驗。但我有特別去查與瑜伽飲食有關的資料,發現邱顯峯老師的演講非常值得看。裡面提到很多的細節與我們自己觀察的結論一模一樣。有幾點我補充說明在下方,
- 我們有發現很多吃生機飲食的朋友的腎都是黑的(代表病氣重或很弱),這與邱老師的觀察一樣。
- 隔餐的食物能量大幅下降,但有拯救的方法。我們發現要讓食物能量回來的方法是重新料理,不可以只是蒸過,要重新思考將食物炒成另一道料理,譬如西班牙烘蛋,據說就是西班牙媽媽為了處理剩菜發展出來的,放入"心思"和"愛",再加上"火"氣和新食材,可以重新賦予食物能量。當然還是吃當餐的食物比較好。
- 並非所有醃菜都不好。大部分都不好,可是自從我們遇到斷食營沈老師的醃高麗菜後才發現用太陽好好曬過、用心醃製的醃菜能量也是很好的。
- 媽媽煮的菜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媽媽沒有用心煮,或是廚藝太差的,其實能量也不高啦!煮食時的心念很重要,很多大廚煮出來的食物能量很高,原則就是"用愛或因為榮譽煮出來的食物,能量都很高"。有時給自己一個藉口去吃好餐廳吧~
- 有機食材能量高,但一個充滿愛的母親為她的家人烹飪出的食物即使食材不好,能量也會在烹飪過程變高。相反的,再好能量的食材的能量也會被隨便煮食的人破壞掉。
邱顯峯老師的演講請GOOGLE"邱顯峯"+"瑜伽飲食"。非常值得細讀、謹記在心。
願勇敢與你同在
DRAUPNIR